迦 見
  以公車改革為代表的改革,本質上就是領導幹部的待遇改革,對於既得利益者而言,這種改革的“痛苦指數”是顯而易見的,其可能遭遇的“軟阻力”也可以想見。對於地方紀檢部門而言,當面對這種“無形勝有形”的阻力時,推進改革的難度可想而知,其中關乎人性,更關乎所謂的“游戲規則”。這種所謂“規則”,在一些時候甚至成為阻撓改革推進的“玻璃門”,消弭了改革的動力和銳氣。
  近日,廣州市有關部門表示,廣州在車改上將“不搶步、不突破”,並正在開展相關措施的調研。
  在中央出臺車改方案的大語境下,這一態度有著多重的含義。其一,當然是穩妥推進的意思。在眾所周知的大環境下,漸進式改革必然是以穩妥、平衡各方面為改革之前提,因此,“不搶跑”這一點也是規則之一,並不難理解。其二,還必須指出的是,這幾年來,廣州的車改一直秉承“穩”字訣,既沒有像一些地方那樣力求一步到位(事實也證明操之過急遺患不少),也沒有像多數地方那樣按兵不動,而是採取了一條折衷路徑,先對公車的使用進行規範化管理,通過技術手段讓公車改革的理念得到領導幹部的適應與理解,然後再來謀求更徹底的改革——甚至於,廣州一直對自己的公車改革很低調,一再強調這些舉措仍處在“加強公車管理”的層面,還談不上是“公車改革”。某種意義上說,這也體現了廣州人的低調務實做派: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步步為營、跬步前行。
  當然,在當前中央關於車改態度更加徹底的大背景下,我們原本可以期待地方上對車改有更具開創意味的改革舉措。以公車改革為代表的改革,本質上就是領導幹部的待遇改革,對於既得利益者而言,這種改革的“痛苦指數”是顯而易見的,其可能遭遇的“軟阻力”也可以想見。對於地方紀檢部門而言,當面對這種“無形勝有形”的阻力時,推進改革的難度可想而知,其中關乎人性,更關乎所謂的“游戲規則”。這種所謂“規則”,在一些時候甚至成為阻撓改革推進的“玻璃門”,消弭了改革的動力和銳氣。
  因此,此番中央從頂層設計的高度,以毅然決然的態度出台公車改革的方案,應該說以一種毋庸置疑的政策高度,為地方車改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撐。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次順勢而為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倒逼”,地方紀檢部門完全可以也必須按照中央的精神,在公車改革上來一次更徹底、更大膽的推進。比如,中辦、國辦下發的公車改革的《指導意見》和《改革方案》明確規定,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普通公務出行將由公務人員自行選擇社會化的方式以及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關於改革的時間表,中央和國家機關力爭2014年底前完成,地方黨政機關在2015年底前完成,並用兩到三年時間,完成包括事業單位、國企和國有金融企業改革;至於取消的車輛如何處置,《方案》要求,公開招標評估、拍賣機構,通過公開拍賣等方式公開處置……這些規定已經非常具體和細化,操作性也很強。
  中央機關以身作則,“一級做給一級看”,這種帶頭示範效應可想而知,而作為地方,游戲規則已經劃定,操作細節已經完備,剩下的就是一級一級落實。鑒於眾所周知的政治常識,先看看上級怎麼操作,再因勢而動,這也符合“慣例”。但從這兩年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工作作風來看,從頂層設計到底層落實,非常強調政令的原汁原味,反對推諉觀望的官場積習。正所謂“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改革需要辯證法,需要立足國情和傳統,但更需要突破利益格局、突破既有規則,從流程再造中尋求系統性重構的勇氣。認識到這一點,就能把握“勢”,就會敢於打破不合理、不合時宜的現實掣肘,順勢而為、主動而為。從這個層面上說,地方公車改革的實踐探索,現在不妨更積極、更有突破性一點。
  (作者是資深媒體人士)  (原標題:廣州公車改革,還需“甩開膀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c11eces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